
資料圖:圖為最高人民法院。李慧思攝
中新網3月25日電最高法25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國家賠償案件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最高人民法院賠償辦副主任王振宇透露,《解釋》共十四個條文,主要分為五部分內容,即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申請與受理;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認定標準;責任方式的適用規則;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標準與支付;以及其他條款。
一是規定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申請與受理,兼顧保護當事人請求權和維護司法資源的優化配置!督忉尅吩诿鞔_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范圍的同時,指引公民按照訴訟經濟的要求,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申請。即其在申請人身權賠償的同時,應一并申請精神損害賠償,以及應一并申請不同責任方式,力求國家賠償案件得到一次性解決。如此規定既保護了賠償請求人的請求權,也保證司法資源得以高效、優化配置。
二是明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認定標準,兼顧依法保障人權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督忉尅穲猿炙痉槊褡谥,落實當賠則賠理念,進一步明確了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認定標準。根據《解釋》規定,有《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依法應當賠償的,一般可同時認定致人精神損害;無罪或者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六個月以上,或者受害人經鑒定為輕傷以上或者殘疾等情形,可認定為造成嚴重后果!督忉尅吠瑫r規定,認定精神損害有違公序良俗的,可不認定存在精神損害,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后果的發生或者擴大存在過錯,可酌情減少或者不予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體現了司法裁判行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和導向作用。
三是規定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或者賠禮道歉責任方式的適用規則,兼顧法律適用的精細化和司法實踐的可操作性!督忉尅穮⒖剂嗣袷虑謾嗑駬p害賠償的規定,并結合國家賠償審判實踐,將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合并作為一種責任承擔方式,不再拆分;明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與賠禮道歉兩種責任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同時明確了這兩種責任方式的承擔范圍,具體方式的協商以及決定等內容。如此規定兼顧了法律適用的精細化和司法實踐的可操作性。
四是確定分檔損害后果、責任承擔方式以及撫慰金標準的對應規則,兼顧司法適用的統一和個案的差異與公平!督忉尅肥状我幎嗽斐蓢乐睾蠊目陀^情形,同時將致人精神損害不同程度的后果(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后果特別嚴重)與責任的承擔方式,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支付標準相對應,同時明確了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的若干考量因素,既便于保障司法適用的統一,也兼顧了個案的差異與公平。根據《解釋》規定,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或者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后果的,一般在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賠償金總額的50%以下(包括本數)酌定精神損害撫慰金,同時視案件具體情形,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或者賠禮道歉;后果特別嚴重的,可在50%以上酌定。
五是規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履行和參照條款,兼顧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及時實現與國家賠償責任承擔的特殊性質?紤]到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的權威性,以及國家賠償責任承擔具有的特殊性,《解釋》規定,決定中載明的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及其他責任承擔方式,賠償義務機關應當履行。同時,規定審查處理其他相關案件涉及精神損害賠償條款的,參照《解釋》規定。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安羽